巧家县政协副主席赵明介绍,该项目是加快打造巧家湖滨新城的重要抓手,建成后将有效降低水库塌岸风险,破解滨水生态保护难题,同时进一步拓宽城区休闲运动空间和亲水空间,提升城市美誉度和市民幸福感。
聚焦肉牛养殖、屠宰加工、市场销售等环节,建成一批养殖基地、集中屠宰场、交易市场,夯实昭通小肉串原料供应保障。今年6月试生产以来,我们公司累计向省外市场供应小肉串产品300万串,直接带动80多名务工群众人均月增收3500元以上。
作为南方酱派烤串、云南美食代表之一,昭通小肉串近年来在全国各地特别是云南、贵州、四川等地烧烤行业声名鹊起,经营门店多,发展势头好,成为稳就业、促增收、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目前,昭通小肉串特色门店在昭通市内有700余家,省内有近3000家,全国范围内有7000余家。10月25日,云南省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主题采访组走进昭通市昭阳区,采访昭通市做大做强小肉串产业、做活增收大文章的生动实践。10月25日云南省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主题采访组走进昭通市昭阳区采访昭通市做大做强小肉串产业做活增收大文章的生动实践10月31日《云南日报》要闻二版刊发《昭通市坚持全链条布局、标准化生产、品牌化运营——小肉串串出大产业》对年综合产值100亿元的昭通小肉串进行了点赞全文如下↓↓↓伴随着热气升腾,一串串用细小竹签穿制的昭通牛肉串经过炭火炙烤,被撒上辣椒、芝麻等佐料,肉香四溢。中新慧农昭通小肉串品牌形象店烤串现场。
在昭阳经开区中新慧农中央工厂,概算总投资3500万元、规划建设面积1.3万平方米的昭通小肉串供应链项目一期建成投用,生产车间、冷冻库厂房、小肉串文化馆、产品研发中心、中央厨房实操中心等功能区科学布局。采访组一行走进中新慧农中央工厂,了解昭通小肉串的发展历程和美食文化,实地感受从精选优质黄牛肉到昭通小肉串飘香的加工制作过程。二是打造高水平课程团队和实践教学团队,实现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的共建共培共享,为专业人才培养提供软实力支撑。
坚持强化消防法治建设。2018年以来,市消安委办共组织开展专项整治行动20余项,向行业部门发出消防安全风险提示函、告知函100余份,组织市、县、乡三级签订消防安全目标责任书,严格年度考核和结果运用。三是协同建强实践教学基地,为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未来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同时,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印发《十四五国家消防工作规划》,明确在大连、南京、青岛、九江、三亚、昭通等沿海、大江、大湖地区分别建设水域救援训练场地及训练设施,把昭通水域训练基地作为6个国家水域救援(抗洪抢险)训练基地之一。
市政府新闻办专职副主任张正洪:由于时间关系,提问环节就到这里,感谢各位记者的踊跃提问,感谢各位发布人的详细解答。昭通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城市应急管理体系建设,超前谋划应急管理与技术专业的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要求昭通学院与昭通市消防救援支队协同开展专业共建、人才共育和科研攻关,为建强基层应急管理队伍,提高应对各类突发公共安全事件能力奠定坚实基础。
特别是今年以来,我们立足防大灾、抢大险,切实做好防范和应对各种自然灾害的各项工作。三是搭建课题攻关新体系。支队积极探索建设综合性专业培训基地,建成荣获应急管理部科技创新一等奖的全球第二座急流训练设施。2018年11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为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授旗并致重要训词,标志着一支新型人民队伍举旗定向、踏上征程。
我们有信心、有决心,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训词精神引领下,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固强补弱、乘势而上,一手抓队伍改革转型升级、一手抓消防现实斗争,不断提升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和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的能力,坚决扛起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重任,为全市深入推进六大战略、扎实做好产、城、人三篇文章作出应有的贡献。联合各行业部门深化消防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开展高层建筑、燃气安全、经营性自建房等重点领域排查整治,按照三管三必须原则,推动部门履行消防安全监管职责,在消防监管上通力协作,形成合力。每一次急难险重面前,都有我们消防救援队伍在负重前行。二是着力在消安委运行上下功夫,持续完善机构议事功能。
结合全市消防安全管理实际,我们适时约谈火灾高风险单位,开展重大火灾隐患挂牌整治十百千活动,坚持首违轻微不罚,坚持处罚与教育相结合,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安居乐业提供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昭通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记者:昭通暴雨、洪涝灾害等自然灾害频发,请介绍一下近年来应急部门采取了哪些措施有效应对自然灾害,保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市应急管理局火灾和水旱灾害应急救援管理科副科长罗义红:各位记者朋友:大家好。
全力打造技能培训品牌。部门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已经形成。
紧紧围绕全民消防意识增强,持续推进消防宣传五进工作,市、县两级100%建成消防科普教育固定阵地,向社会开放2000余次,接待群众4万余人,拍摄《需要》等6部消防微电影累计点击量过亿,社会各界对消防工作关注度持续增强。推动市政府出台《火灾事故调查处理办法》,印发《消防救援机构与公安机关火灾调查协作规定》,建强支队级火调技术中心。支队培训基地获批挂牌国家水域救援训练基地和国家建筑火灾室内烟火特性训练基地,发展成为全国唯一一个同时拥有两块国字号牌匾的基地。同时我们还与武警、军分区建立了信息沟通、协作救援机制,确保有需要时,第一时间能出动、第一时间投入抢险救援。突出隐患不断消减,防控基础不断夯实,综治网络不断织密,消防安全共同体基本形成,消防安全形势稳中向好。首先,我代表市消防救援支队衷心感谢大家长期以来的关心和支持。
一是抓机制完善,建立一套高效的应急管理体系。截至目前,全市物资储备总价值达5100余万元,能够满足各类自然灾害应急所需。
坚持纪律部队建设标准。与地震、气象、自然资源等部门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常态化开展会商研判、桌面推演和联勤联动,推行一短三快智能指挥调度新模式,不断强化队伍响应和联动作战效能。
联合昭通市职教中心创办应急管理与减灾技术3个中职专业,与昭通学院联合创办应急管理类本科专业,为招录消防员提供了人才资源池,也为专职消防员报考国家队解决了学历问题。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来队开展顾问指导、难题攻关、技术培训,帮助设计建造了适应全灾种、大应急的综合应急救援训练基地。
市消防救援支队政治部主任白章飞先生。坚持强化火灾调查追责。组建高层、地下、水域、地震、石油化工、山岳救援、低温雨雪等8类专业队,持续开展火场内攻、水域搜救、院前急救等专业训练,优化灭火救援作战编成和功能编组,复合型灾害救援能力不断提升。指导卫健、教体、文旅、住建等部门开展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示范建设工作,督促引导监管单位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
市政府新闻办专职副主任张正洪主持新闻发布会市政府新闻办专职副主任张正洪: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记者朋友们:大家上午好。五年来,昭通消防狠抓责任落实、聚力风险化解。
天灾无情、人有情, 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把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与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主动担当作为,以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高度负责的态度,抓实抓细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坚决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针对消防人才培养工作,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在市委组织部的帮助指导下,主要做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一、坚持系统管才,抓顶层设计。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应急物资储备工作,今年以来,及时下达防灾减灾资金2680万元,采购储备了帐篷、棉被、折叠床等18类26.56万件,做到了物资储备数量充足,门类齐全。我是一名消防员,赴汤蹈火、竭诚为民是我和战友们矢志不渝的信念,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是我们的使命与职责。
五年来,我成体系的学习了水域救援技术、山岳绳索救援技术,不断地学习和积累,从学员蜕变成为教练员,到现在的主课教练员。但消防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群众安全意识薄弱的实际还未彻底改变。我们充分利用灭火救援成功战例、英模人物等教育资源,大力开展优良传统、职能使命、爱国主义教育,不断提高队伍刀山敢上、火海敢闯战斗精神。二是基地建设得到了各级各部门的广泛认可。
今年,市委、市政府又建立健全自然灾害应急响应联动机制,建立三查制度(极端天气前查预防、极端天气中查隐患、极端天气后查灾情)和一长四员工作机制(村民小组长、地灾监测员、防汛应急员、洪灾预警员、地震响应员),进一步夯实基层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基础,织密织牢基层防灾减灾救灾责任网格。改制转隶以来,昭通市消防救援支队在市委、市政府和省消防救援总队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确保火灾形势稳定总目标,努力构建多元共治、齐抓共管新格局,消防安全治理水平和能力明显提升。
现在进入记者提问环节,请各位记者朋友就各自关心关注的问题进行提问,提问前请通报所在媒体机构。二是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以过硬救援能力守护万家平安。
每一幅万家灯火背后,都有我们消防救援队伍在默默守护。各地也还组建了各种自然灾害群众义务救援队伍,全力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